记者5月14日从工业与信息化部获悉,为逐步提升电瓶车锂离子蓄电池质量安全水平,由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我国是电瓶车产销大国,目前国内电瓶车社会保有量超过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瓶车4228万辆。电瓶车主要使用铅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两种蓄电池。国内主要电瓶车品牌发布的电瓶车新车型中,配备锂离子蓄电池的比例已超越20%。
据介绍,常见的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主要有锰酸锂电池、磷酸亚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等。其中,三元锂电池又可大致分为高镍体系的镍钴锰电池、镍钴铝电池以及无镍的磷酸锰铁锂电池等。《技术规范》针对单体电池规定了严格的过充电、针刺等测试。高镍体系三元锂电池很难通过上述测试,今后将难以应用在电瓶车领域。
《技术规范》不仅规定了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安全要求,还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热扩散、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标志等7个方面设置了电池组的产品安全准入门槛,提升锂离子蓄电池的本质安全水平。
工业与信息化部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该标准实施后,国内销售的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都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消费者在选购电瓶车时,能够最终靠查看电池的铭牌、规格书、使用说明等资料,或者向销售者询问,要求提供该产品对应的检测报告或者认证证书,来确认电池是不是满足《技术规范》。
另外,随着使用年数的限制增加,锂离子蓄电池容量逐渐降低,安全风险也逐步提升。《技术规范》要求制造商在电池组上标注“安全使用年数的限制”,提醒用户到期淘汰老旧电池,减少老旧电池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