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悄然下降电池关税:又一场针对我国厂商的国家级天量杀猪盘?
印度悄然下降电池关税:又一场针对我国厂商的国家级天量杀猪盘?
发布日期: 2025-04-22 00:53:45
   来源:理士DJ(2V)铅酸系列  
阅读数: 1

  在印度的出资大坑里一次又一次爬起来又跌进去的我国企业,好像总是对这个全国际人口最多的国家抱有无量的宽恕和耐性。

  从地球规划来看,印度商场的确很大,有着无可代替的规划。上一年,印度以496.36万辆的销量持续坐稳全国际轿车商场探花的方位。

  由于咱们是我国人,巨大的商场让咱们关于数字有些脱敏,总是习气以我国的视角去衡量其它国家。殊不知在许多工业上,我国产品的产销量简直能等同于国际其它商场的悉数累加,比方钢铁产值、瓜果梨桃的产值。

  这也就形成一个现象,往往在我国拿榜首的工业里,第二名、第三名、包含再往后的数字排名,会让你觉着模糊——就这,也能进TOP 10?

  就拿上一年的全国际轿车工业来说,印度的年销量差不多和比亚迪的年销量相仿,但是却能够跻身国际前三。榜首名是我国的3143.6万辆,美国排第二,但是数字现已跌去了一半,只要1595.4万辆。而到了轿车大国日本、德国,排列第四和第五,但是销量就只要442万辆和281万辆了。

  这是一个实际,咱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数据,放到其它国家都是很难来幻想的地理级概念。

  说这么多数字,仅仅想标明布景,为什么我国企业在印度不断吃亏,却还坚持往坑里前赴后继地跳?由于没得选!

  印度是很拉胯,但它在许多职业的商场规划,便是国际第三。你不去印度又能去哪里,更何况,传说中的印度商场潜力还有很大很大,究竟它有着全球最多的人口。

  2025年3月26日,印度宣告免除电动轿车电池出产所需的35种核心部件的进口关税,宣称要“下降本乡制形本钱,招引全球供应链”。

  这一方针看似与莫迪政府近年推进的“印度制作”战略一脉相承,甚至被解读为向我国企业示好——究竟我国占有全球锂电池75%的产能,且中印2023年双方贸易额达1362亿美元,机电产品占我国对印出口的86%。

  但细究条款可见,减免仅针对出产环节的中心品,而非制品进口。这与印度2024年推出的《电动轿车促进方针》逻辑共同:以关税优惠为钓饵,要求外资在3年内出资5亿美元建厂、5年完成50%国产化率,方可享用15%低关税。

  从这项规矩来看,这是不是印度又一场专门针对我国厂商的国家级天量杀猪盘呢?外表是开放商场,实则为本乡工业链“垂钓”,先用方针盈利招引外资建厂,待技能搬运完成后,再经过税务稽察、强制股权转让等手法收割效果。

  此前,包含小米、OPPO、富士康在内的我国手机出产厂商早就领教过这一手法了,vivo更难以想象的是两名高管因而被捕。而前不久印度以“进口轿车零部件时少交纳税款”为理由,罚款比亚迪6360万元一事,更是让这一危险变得清晰可见。

  印度莫迪政府曾寄望于仿效咱们的祖国的开展形式,经过招引足够的外国直接出资,将印度打形成全球制作业的纽带。但是该方针履行着履行着,就成了垂钓法律,关门打狗,甚至杀猪盘。

  事实上,不仅是我国企业被印度坑过,三星、亚马逊等很多企业也被坑过。它们有的挑选捏着鼻子持续坚持,有的则和比亚迪相同,彻底脱身,建厂出资什么的,想都不要想,至于罚款,更是理都不睬。

  因果报应,很快就来了。前年,印度的外国出资暴降43%,超2700家外企挑选逃离,占印度外资企业的1/3。

  来自国际银行的数据更为光秃秃,由于外资的撤离,印度制作业占GDP比例不增反降,已从十多年前的18.3%下降到了现在的14.72%。

  在全球制作业出口中,印度所占比例至今不到2%。从我国搬运曩昔的手机制作业,仅发明了25万岗位,缺乏此前预期的3%。而由于大都是承当了拼装的作业,零配件大都是从我国运曩昔的,上一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达83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给我国送2.3亿美元。

  这其实是十分合理的一个成果。但凡在曩昔两年间,买过印度制作的苹果手机或许耳机的朋友都知道,那个质量不是一般的差。所以,很难说苹果在我国销量低迷的现状和印度制作的质量低下没有直接关系。

  依照莫迪设定的经济开展方针,2025年印度将成为一个经济总量到达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2032年超越日本成为全国际第三大经济体。

  上一年,印度电动车销量来到了创纪录的190万辆,占该国轿车总销量的3.6%。印度方案到2030年,这一比例能提高到30%。

  为此,在上一年9月,印度宣告了一项电动驱动方案(PM E-DRIVE),并拨款1090亿卢比以示支撑。

  仅仅在此之前,除了印度JSW集团与我国上汽宣告建立新的合资企业以外,包含比亚迪、宁德年代等我国电池巨子一直在袖手旁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关于印度来说,“杀猪盘”现已设定好了,就等着我国企业来上钩了,究竟印度在锂电池的出产方面彻底依靠进口,且自2019年以来,进口量增加了一倍多,其间近8成来自于我国——这么高的比例,不瞄准你我国企业,莫非去瞄准越南企业吗?

  面临印度的示好,我国企业真的要三思,在蜜糖里裹老鼠药,但是印度法律机关的拿手好戏。